English

全国党校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举行

1998-11-18 来源:光明日报 倪 迅 我有话说

本报北京11月17日电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全国党校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研讨会今天在京召开。

会议认真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深入研讨十五大在坚持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的重大贡献,研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会上作了题为《历史性考验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报告。他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也是邓小平理论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标志。我们今天纪念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最重要的就是要进一步认清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与会代表回顾了我们党20年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和十五大前后所经历的三个重大历史关头的考验,一致认为,20年是一场大考试,考出了一个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四“新”:一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新结合;二是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新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新飞跃;三是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四是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邓小平理论。

与会代表强调,党的十五大继往开来,鲜明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并把它写进党章,对邓小平理论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水平,对邓小平理论的运用达到了新高度新水平,同时也要求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达到新高度新水平。

郑必坚说,21世纪即将来临,我们面对着世界的大转折和中国的历史大转折。大转折必然反映到人们思想上来,必然有正面、负面,主流、支流、胜利、挫折,成就、困难,这两方面同时反映到人们思想上来,并且会在不同的人们当中引起不同的反响。而世界范围各种精神文化力量的相互激荡,各种政治力量的相互较量,同样必然反映到人们思想上来,并且会在不同人们当中引起不同反响。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两个怎么看:怎么看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局,怎么看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怎么看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世界观问题,就是立场、观点和方法问题。因此理论武装工作非常重要。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郑必坚说,党校承担着干部理论教育的重任,党校的全体同志要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责任,更加奋发努力,更加刻苦用功,从多方面来加强党校建设,发展党校事业,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作出更大的成绩。

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五个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负责同志和来自全国党校系统的1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央党校副校长刘胜玉主持,中央党校老领导高扬、薛驹、苏星、陈维仁、韩树英、江流、杨培先、郭允中,中央党校副校长刘海藩、张志新、王伟光出席了会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